饮食计划
热量控制:每日总摄入约 1500kcal(基础代谢缺口约 300kcal) 营养配比:蛋白质 30%/碳水 40%/脂肪 30% 血糖管理:选择中低 GI 食材,贝果分次食用 操作简化:每餐准备时间<15 分钟 每日餐单模板(可根据食材灵活替换) 早餐(400kcal) ...
热量控制:每日总摄入约 1500kcal(基础代谢缺口约 300kcal) 营养配比:蛋白质 30%/碳水 40%/脂肪 30% 血糖管理:选择中低 GI 食材,贝果分次食用 操作简化:每餐准备时间<15 分钟 每日餐单模板(可根据食材灵活替换) 早餐(400kcal) ...
對價值投資人來說,「資產」並不是因為有吸引力(或是其他人發現它有吸引力)而短期投資的概念。資產是一個有形的物體,應該有明確的實質價值,如果能用低於實質價值的價格買到,就應該考慮買進。因此,聰明的投資應該建立在對實質價值的估計上,這些估計必須以可用的訊息為基礎,嚴謹地計算出來。 (喬) 〈最重要的事〉(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
效率市場理論背後有哪些假設 有很多努力研究的投資人。 他們聰明、勤奮、客觀、積極,而且準備充分。 他們都能取得可用的資訊,且取得管道大致相同。 他們都能買進、賣出或放空(也就是打賭會下跌)所有資產。 因為有這些理由,效率市場假說認為,可用的資訊會順利而有效整合到價格中,在價格與價值不符時進行調整,消除其中的差異。 ...
set env .debug remote namedpipe \.\pipe\HyperDbgPipe .debug prepare serial 115200 com1 .sympath SRVc:\Symbolshttps://msdl.microsoft.com/download/symbols .sym download .sym reload .process list .thread list process 0000000015e2b000 change process .process list .process pid 1394 g when the debugger stop, the use .process to check the process
投資思考必須與眾不同 維持平均報酬以上所需要的卓越洞察力、直覺、價值觀念,以及對市場心理面的了解。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第二層思考。 做對事情也許是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但不會是充分條件。你必須比其他人做對更多事,這意味著,你的思考方式必須與眾不同。 ...
一个优秀商人的基本潜质 永远保持对他人感兴趣,把兴趣和集中力精力放在他人身上,以他人为中心展开话题,围绕着他人来进行交流。 想做到这一点,同时还能拿捏好尺度,提出让大家都觉得舒适的问题,而不是感觉被不停的刺探不舒适,这是很不容易的。 ...
一、价格锚点重构(锚定效应+心理账户重置) 应用商店定价策略 上架时标注$99.99/年高价(实际永远不打折) 商品描述强调「企业级服务」「原价仅供机构采购」 功能清单使用「企业安全解决方案」「百万级数据处理」等 B 端术语 认知框架转换 在官网/社交媒体发布「用户权益升级公告」: “为庆祝用户突破 10 万,限时开放个人免费通道(原价$99.99→ 0 元)” 设置倒计时器:显示剩余免费名额(动态虚假数据,始终保持<10%余量) 二、零价格触发设计(双通道损失厌恶) 注册码获取机制 设计「黄金邀请码」系统: 凭码解锁价值$99.99 企业版功能(限个人用户) 设置双重损失框架: ✅ 立即领取 → 获得价值$99.99 的 VIP 权限(永久有效) ❌ 拒绝领取 → 失去年度最大数字福利(红字警告) 沉没成本植入 获取邀请码需完成三步: 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启动承诺一致性) 观看 15 秒产品视频(注意力沉没) 选择三个兴趣标签(个性化锚定) 三、社交货币制造(病毒式传播引擎) 炫耀性分享设计 注册成功后自动生成「数字资产报告」: “您已节省$99.99,超越 92%的用户” 分享页面包含: 动态排名条:「你的免费码价值超过 XX 人」 虚拟徽章:「精明决策者」「0 元挑战成功」 群体行为激发 创建「限时免费联盟」排行榜: 每邀请 1 人获得「信用星」,可兑换延长免费期 前 100 名显示真人头像,触发竞争心理 四、稀缺性维护系统(动态虚假资源) 多维度稀缺提示 地理围栏技术: “您所在的北京朝阳区仅剩 43 个免费名额” 设备识别提示: “检测到 iOS 用户专属配额即将用尽” 幽灵库存策略 实时显示「正在领取用户」动态: 示例算法(实际需伪装真实数据) ...
我们疯抢不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免费”的诱惑下,确实看似不理性,但从微观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却可以找到深刻的解释。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解析: “零价格效应”(Zero Price Effect): 这是行为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专门用来解释“免费”的魔力。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仅仅是一个数量指标,价格下降会增加需求,但价格降到零只是需求增加的一个线性延伸。然而,行为经济学指出,“免费”不仅仅是价格为零,它在心理上具有质的飞跃,会彻底改变人们的决策模式。 ...
锚定效应 多数人只有到了具体情境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想买运动自行车,却不知道买哪一款,直到我们看到环法自行车赛的某个冠军在给某个型号的车子做广告时才能明确自己所要购买的; 我们想换音响,却不知道换什么样的,直到听到一套比原来那套效果更好的才清楚; 我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生活,直到亲戚、朋友有一天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过的日子正是我们所憧憬的。 一切都是相对的,这就是关键所在。 ...
胜利的团体重新分裂为左派和右派几乎是社会物理定律 在争夺任何稀缺资源时,如果一组组队而另一组不组队,则第一组往往会获胜。这就是人类倾向于合并为两个派系并争夺稀缺资源直到一个派系获胜的根本原因。获胜的团队享受短暂的蜜月期,之后通常会分裂成新的左右派系,战斗重新开始。 ...
市场最有价值的时候,是没有人想买股票的时候,而不是你身边扫地的阿姨都能向你讲出某只股票会涨到多高价格的时候。一次次股市牛熊转换的历史告诉我们,当市场中每一个人都在避免购买这些资产的时候,往往是股票价格最低的时候。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些,股市低迷恰恰是价值投资者选好股的机会。所以你要懂得在人声鼎沸时离场,在一片黑暗时进场,这才是真正的高抛低吸。 ...
撒种的比喻 《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了一个撒种的比喻。有一个撒种的人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些种子落在路旁,被飞鸟吃尽了;有些落在土浅石头地上,因为土不深,发苗最快,但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些落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把它们挤住了;还有一些落在好土里,结出了果实,有的是一百倍,有的是六十倍,有的是三十倍。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
传播学基础理论梳理 1. 议程设置理论(Agenda-Setting Theory) 提出者: 麦克斯韦·麦克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 核心思想: 媒体通过选择和强调某些议题,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重要性的排序。 解释: 媒体报道什么,公众就更关注什么。例如,媒体不断报道气候变化,人们就可能认为气候变化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
人性弱点: 贪婪 (Greed): 对财富、利益、好处的无限渴望,容易被各种“快速致富”、“内部消息”、“低风险高回报”的诱惑所吸引。网红会利用抽奖、福利、投资“秘诀”等来迎合这种心理。 ...
最近读了 《Enough_ True Measures of Money, Business, and Life》 by John C. Bogle ,让我对市场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其说是技术分析和频繁交易,不如说是对企业价值的长期坚守。我想把这些思考整理一下,方便日后回顾,也希望能给正在投资路上探索的朋友一些启发。 ...
两个月前做了一次操作 第一次有意识的投机操作 , 在一个月前我还进行了一次狡辩 现在看来这是一次完全失败的投机。我收获了一些教训: 投机是一个负和游戏 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 无论你分析得多么有道理,投机必定失败 在这个股票市场,比你聪明,比你判断力强的人多了去了,你是在与上亿股民做对手盘。这不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问题了,这是亿人同台,比你傻的多了去了,但是比你强的人也数以万计。如果你投机,你就只是别人的利润 ...
流于表面,阻碍深入分析: 问题: 简单地抛出“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贴标签一样,停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没有深入挖掘这两面分别是什么,它们产生的具体条件,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哪一面更重要,如何权衡。 解析: 这种说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成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掩盖了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它容易让人满足于表面的理解,缺乏追根溯源的动力,最终导致对问题的认识停留在浅层,无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讨论一项政策的影响,如果只说“有利有弊”,而不去分析具体的利是什么,弊是什么,分别对哪些群体产生什么影响,就无法评估政策的实际效果。 相对主义泛滥,模糊客观标准: ...
《1984》中新语设计的精髓和恐怖之处在于无声的操控。 奥威尔的深刻洞察力在于揭示了语言对思想的塑造力量。 新语不仅仅是删减词汇那么简单,它的最终目标是摧毁独立思考的能力。 ...
老大哥为了达到永恒的权力所使用的精神手段与物理手段: 精神手段 (Mental Means): 这些手段旨在深入控制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认知,瓦解其独立性和任何形式的社会联结。 控制信息与历史的彻底篡改 (Radical Control of In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Revisionism): ...
在接收信息时,立即启动“批判性思维雷达”: “句子完整性检查”:首先,审视句子的结构。 主动寻找主语: 这个句子是谁发出的?如果主语缺失,问问自己:是谁在执行这个动作?谁是这个状态的承受者? 识别被动语态和泛指: 警惕过度使用被动语态(例如,“问题已被解决”,但没有说是谁解决的)和泛指(例如,“人们认为”,但没有说是哪些人)。这常常是为了模糊责任或制造普遍认同的假象。 快速提问,挖掘信息背后的意图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