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個體經濟學的基礎課程上學到,需求曲線會向右下傾斜,隨著價格提高,需求量會減少。換句話說,在高價時,需求量比較少,低價時,需求量比較多。這很合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商店在特價時的業績會比較好。 雖然很多地方都如此運作,但在投資界卻遠遠不是如此。在這裡,很多人會在價格上漲時更愛買進的投資標的,因為他們覺得這證實了他們做的決策;而在價格下跌時,他們會比較不喜歡買進的投資標的,因為他們開始懷疑當初的買進決定。
沒有人能坦然面對虧損,最後任何人都會懷疑:「也許我不是對的,市場才是對的。」最危險的時候就是當他們開始揣想:「已經跌太多了,我最好在股票變成壁紙前趕快脫手。」這就是導致股票破底的思維……而且會引發瘋狂賣壓。
在下跌市場中,獲利有兩個基本要素:你必須對實質價值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必須堅定不移,即使價格下跌暗示你是錯的,也要勇於買進。喔,對了,還有第三個要素,那就是你的看法必須是正確的。